立秋后要防范中“阴暑”消暑养心不妨吃百合银耳

    发布时间:2017-08-18

      来源:中国食用菌商务网

        立秋之后的一段时间里,总体上气温仍处较高水平,所以还会出现阶段性的高温天气,也就是所谓的“秋老虎”。这段时间,养生要注意些什么?来听杭州市中医院中医内科何迎春博士教大家如何调整衣食住行。
        立秋饮食养生清暑养心
    南方降温步调慢一些。因此,清热解暑类食品不能一下子从餐桌上撤除,饮食上当延续暑天饮食,平时可以多吃些薏仁粥、荷叶粥、凉拌苦瓜等消暑健脾的食物。
        但要注意,经过一个长夏后,人们的身体消耗都很大,特别是一些脾胃虚弱的老年人,在选择食物时,不宜过于寒凉,少吃西瓜、梨等性味寒凉的食物,多食可能会伤及脾胃。
        贪凉小心中阴暑
        立秋,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,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。虽说立秋以后,总的趋势是逐渐凉爽,但并不意味着气温马上会降下来,人们还会经历一段高温湿热的气候煎熬。此时暑气还未消退,养生尤其要注意清热解暑,小心“阴暑”伤身。
        最近,医院看病的有不少是因为贪凉导致浑身乏力、头晕头痛、恶心呕吐、关节酸痛。其实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阴暑患者。以前我们所说的中暑多是在烈日下劳作或因在高温、通风不良、湿度较高的环境下长时间劳作所引发的。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中暑是因为过于避热贪凉引起的,这种中暑中医称之为阴暑。
        由于夏季暑热湿盛,人体的毛孔是张开的,如果突然受凉,毛孔便会骤然关闭,时间长后会引起排汗机能迟钝从而中暑。立秋后一段时间,天气依然十分炎热,许多家庭和公共场所都开着空调,若温度调得很低,长此以往,会导致风、寒、湿邪侵袭机体而引发“阴暑”。因此,预防阴暑的关键是不可过于贪凉。
        暑气旺盛,最容易伤心,不少人出现了烦躁、失眠、恶心欲吐的情况。为此,专家推荐了以下几款药膳,读者朋友不妨一试。

   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

    更多资讯 !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